分享:Facebook Plurk Twitter

點閱次數:71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 2024/3/6
婦女人才訓練 擁抱生命愛相遇
為世界公禱日做預備 了解社會多元樣貌與需求做關懷

|總編踏話頭|

基督徒應當如何認識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主辦的2024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提供了一個美好的架構:從個人身心靈的照顧、教會與社區的宣教、珍珠家園的事工、到普世教會的公禱。原來,在每一種處境中,基督徒都可以找到「擁抱生命、愛相遇」的方式,由小愛匯聚成大愛,來回應上主的恩典,彰顯出愛的真諦。

總編輯|陳逸凡


開會禮拜 為愛而活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專題報導】1月18日起連續三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舉辦2024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主題為「擁抱生命、愛相遇」,地點在雲林縣斗六市三好大飯店。約300位來自全國各中會與族群區會婦女幹部相聚一堂,共同領受新知與彼此祝福,也預備為巴勒斯坦進行今年的世界公禱日。

開會禮拜由總會議長彭志鴻牧師主禮,他引用哥林多前書13章「愛的真諦」經文,以「好好為愛而活」為題證道。他表示,本次活動主題是因著愛而相遇,重點是愛。長老教會引領台灣社會往對的方向前行,便是出於愛來關心這塊土地的人與事。

彭志鴻表示,哥林多前書13章有幾點可以探究:首先,恩慈就是寬容,用同理心對待人與了解人,站在對方的立場愛他,要用愛走出活路;二是不嫉妒,因為嫉妒會造成傷害,應把他人看成自己的家人;第三則是不自誇、不驕傲也不自卑,而真正的謙卑是對上帝有足夠的信心,並且放下自己。他進一步勉勵與會者,要認真推動總會的婦女事工,因為這是上帝看重的事。


教會多元面貌關懷社區需要

(攝影/洪泰陽)

【洪泰陽專題報導】在2024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中,嘉義中會林子內教會牧師蕭瑞巧以「教會的多元面貌」為題分享。她表示,在談此議題前需要釐清三個問題:何謂教會?教會是誰的?以及教會的使命為何?她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一群有共同教義和禮儀的基督徒的集合,同時是上帝的教會。從「教會」的希臘文可知,教會是一群被呼召出來聚集的人;因此,教會不是教會中任何一個人的,而是肩負宣教使命的團體。

蕭瑞巧表示,教會要實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六個宣教面向,來發展出教會的多元面貌,進而變成各具特色的教會。她也提醒與會者,《台灣教會公報》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都有特色教會報導與影片可供參考,能幫助各教會彼此見賢思齊。另外,教會信徒的角色就是要多方尋求並且主動參與,盡力擴展宣教面向,使之更為整全。

(攝影/洪泰陽)

蕭瑞巧在簡報中秀出一幅畫,由一位斯洛維尼亞籍的13歲女孩安家羅騰(Anja Rožen)創作,主題為「我們都相連在一起」。蕭瑞巧進一步補充表示,作者想要表達人類是交織在一起的,可以團結一心,成為彼此的支持;如果有人放棄了,他們就會跌倒。她直言,這幅畫作體現了世界公禱日的宗旨,讓全球婦女能夠彼此相連,為一個目標共同祈禱。她引用約翰福音書17章20~22節,強調耶穌在生命即將走向終點時,仍然不忘為信徒祈求,希望他們能合一。她指出,〈尼西亞信經〉告白了教會是一個神聖、大公、使徒的教會,這正是體現出共融與合一的內涵,「期待姊妹們在這一場愛相遇的訓練會上有更深的體會。」

蕭瑞巧於分享的後半段,介紹她從神學院畢業後就開始牧會迄今的林子內教會宣教狀況。她表示,林子內教會從六個宣教面向著手,關心社區的需要,包含舉辦音樂性營會、辦理特色營隊;此外也投入社區的公共事務,改善當地淹水狀況,以及對外交通的環境綠美化工作,讓會友與社區一起參與。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教會和社區成為外地人與網美拍照的景點,也吸引到新進成員,會友及長執的平均年齡開始逐步降低。

蕭瑞巧提及,合一需要通過自我修練與敬虔生活的實踐,她推薦努西亞的聖本篤(Saint Benedict of Nursia)的內在生命操練方法,希望把上帝臨在的宗教經驗,努力在沉思與工作的交替中不斷的成長,使眾人朝向聖潔的上主。她說,以一天三小時的祈禱、七小時的工作,讓每天在工作禱告與研讀中交替著與內在連結、讓上帝與自己對話,這也正是一條朝聖之路。


公禱日示範禮拜 患難中互相寬容

(攝影/Dalul)

【Dalul專題報導】每年的3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都會配合世界公禱日,邀請各中會、族群區會婦女部舉辦相關的禮拜與公禱。今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中,也請台中中會做示範禮拜,了解禮拜程序、代禱國特色等。

總會婦女幹事連嫦美牧師分享,今年的代禱國為巴勒斯坦,選用以弗所書4章1~7節作主題經文,回應巴勒斯坦的處境以及現況。她表示,此次禮拜設計,皆為巴勒斯坦跨教派基督徒婦女共同設計,期望從巴勒斯坦基督徒婦女受苦的處境,反思今年的主題,希望能激勵世界各地的婦女在患難中互相寬容。

在布置上,使用象徵巴勒斯坦的物品,如橄欖樹的枝葉、橄欖油,還準備了檸檬和柳橙等柑橘類水果,象徵巴勒斯坦豐富的柑橘產業,以及象徵韌性的仙人掌。示範禮拜中,發放橄欖樹枝圖卡給與會者,背面提供寫下祝福的空間,鼓勵參與者思考巴勒斯坦婦女的處境。在平安禮環節,與會者透過交換圖卡,分享彼此的祝福與感動,見證巴勒斯坦婦女的故事。


創傷知情 讓陰影得以被照亮

【Dalul專題報導】1月18日起連續三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舉辦2024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第二天的上午,邀請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基督教研究所靈性諮商組/靈性照顧碩士在職專班副教授張雅惠,從靈性關懷、知識分享的角度,探討「創傷知情」的議題,期望透過創傷的理解與關懷,讓教會婦女能夠理解與認識創傷,並且從靈性的角度、陪伴的觀點,成為他人的幫助。

張雅惠在談及現代社會中創傷議題的重要性時,指出創傷不僅影響心靈,更對身體造成深遠影響。她指出,精神科醫師貝賽爾・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曾提到,創傷經歷會在人的內心、情感、身體甚至免疫系統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這些影響不僅限於個人,甚至會蔓延至家庭和後代。張雅惠表示,在現代生活中,對教會和基督徒而言,學習如何建立一個支持性事工,照顧和陪伴那些受創的靈魂,是一項重要使命。

張雅惠根據美國藥物濫用暨心理健康服務署(SAMHSA)的2014年報告介紹,創傷是由一次或一系列事件所引起,對人的身體、情感造成傷害或生命威脅,從而對個體的心理、社會、情感及靈性狀態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當人們面對無法抵抗的力量,如自然災害或人為暴力時,會感到無助,這種無助感會破壞正常生活的安全感和控制感,並影響與他人的連結。

(攝影/Dalul)

在面對創傷,尤其是性侵害和性騷擾等敏感議題時,常有人質疑為何受害者在受創時未能抵抗或逃避。張雅惠在回應這一長期的誤解時,提出了「驚恐癱瘓」(tonic immobility)的概念。她指出,當人們遭遇創傷或無法反應的情況時,會因恐懼而造成癱瘓反應,表現為身體靜止、不逃跑、不反抗,甚至完全封閉,這是一種動物本能的體現。

張雅惠指出,根據精神科醫師布魯斯・培理(Bruce Perry)及其團隊發現,面臨危機或創傷時,人類大腦的思考功能會關閉;刺激反應轉由負責情緒、警覺、血壓、心跳的下層腦控制。因此,他們提倡以3R的介入順序來提供幫助:先調節(regulate)生理和情緒,然後建立關係連結(relate),最後提供理性層面的協助(reason)。

張雅惠指出,創傷可能會襲擊任何人,且通常無法預測。創傷讓人感到不安全,包含著失落和迷茫。創傷的經歷難以用言語形容,並常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產生隔閡。重要的是,創傷難以解釋,但透過關懷和專業治療,是可以被治癒的。

張雅惠強調,約有20%的人經歷創傷的苦痛。她引用路加福音15章3~7節的比喻,強調教會應關懷每一個人,即使是少數。教會的使命不應以效益大小來衡量。她鼓勵教會成員建立和諧的氛圍,成為療癒受創者的庇護所。透過上帝的幫助和信徒的陪伴,讓創傷的陰影得以照亮和被關懷。


茶室女人心 從隱藏到被看見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在路加福音裡,有位女子以眼淚洗耶穌的腳,並用頭髮擦乾、用嘴親吻和香油膏抹,耶穌那句:「你看見這個女人嗎?」不只是問西門,也詢問著當代教會。在台灣社會中,有群被輕視、忽略、甚至被認為已經不存在的「性工作者」,但上帝在乎她們,這也是珍珠家園的使命,要關懷風化場所工作者與弱勢婦女,以及推動教會前往風化場所傳福音。

1月20日上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舉辦2024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中,內地會宣教師林迪真(Tera van Twillert)以「茶室女人心:從隱藏到被看見、從不能說出來到被聽到」為題專講,娓娓道來自己於1988年來到台灣、1993年搬到台北市萬華區,當時便發現有性工作者。某次夜裡,她帶著自己的狗兒遇見一位也抱著狗兒的茶室女子,正在用公共電話談債務的問題。後來兩人用台語聊天,一個人聊債務,一個人聊耶穌,這也成為珍珠家園開始關懷性工作者的契機。

事工開始前,林迪真向勵馨基金會以及長期關心酒店工作者的牧師顏金龍請教經驗,並透過贈送小禮物,得以接觸茶室女子們。2006年,她們借用基督徒商家的店面,舉辦第一次聖誕活動,有20位姊妹與會。當晚林迪真感到很開心,但也擔心、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夠帶領、陪伴這些姊妹們,於是在禱告裡詢問:「主耶穌,今天我們所做的,祢高興嗎?」並立刻聽見上帝回答:「那今天我所做的,妳們高興嗎?」她意識到這無關乎自己的能力,因為這就是上帝要親自做的工作。

(攝影/林婉婷)

沒多久,林迪真等人就找到適合聚會的場地,並以「珍珠家園」為名,強調這群婦女們的寶貴;後來,上帝也帶領珍珠家園找到更多人潮往來、便於宣教的聚會地點,並且有更多同工、志工投入;現在,每個禮拜有50、60位婦女聚會。林迪真強調,要改變這群姊妹的生命確實不容易,但持續陪伴就能看見上帝的作為。

珍珠家園的目標首要是建立信任關係,幫助茶室女子與上帝和好、與自我和好、與他人和好、與物質和好。她們一生被欺騙、傷害,不認為自己有價值;珍珠家園希望能擴大她們的支持網,讓她們有更多資源、做出更健康的決定。例如,許多茶室女子出生於「重男輕女」觀念嚴重的年代,從小就被要求犧牲、付出。而珍珠家園透過生命繪本課程,幫助她們透過訴說、傾聽,重新整理過去的經歷,並發現痛苦中其實有被疼愛、被幫助的幸福回憶。

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家庭,珍珠家園也邀請作家李玟萱寫下12位姊妹的故事,出版成書《茶室女人心》,介紹茶室女子被家庭貶低、自我毀滅,但也尋求愛與修復的過程。最後,林迪真邀請各界為珍珠家園的事工禱告,也求上帝開啟眼光,讓教會看見他人的需要,並有勇氣去關心。



交接儀式 認識新同工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1月20日上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舉辦2024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中,安排新舊任主委、委員的交接歡迎儀式,由總會婦女幹事連嫦美牧師唱名第68屆和第69屆主委與委員們,眾人上台接受贈禮和合影。總會婦女的任期配合總會通常議會計算,但為藉這次難得聚會讓姊妹們能認識新任主委和委員們,才安排這場交接歡迎儀式。

68屆婦女主委廖美雅致卸任詞時表示,甫上任時備感壓力,現在卸任心懷感恩,感謝上帝在關鍵時刻給予機會的學習。她也感謝給予協助、體諒、關心和代禱的同工、家人和弟兄姊妹,最後願上帝祝福新任主委與委員會,並勉勵眾人繼續發揮恩賜、為主奔跑。第69屆婦女主委為來自Kacedas Payuan(東部排灣)中會的陳菲菲。自幼學習戲曲的陳菲菲以歌聲表達心情,也感謝與盼望眾人扶持、包容。


資料提供單位: 台灣教會公報社
消息列表

竹中婦女世界公禱日 為庫克群島獨立禱告
嘉中婦女世界公禱日 關注語言文化流失
彰中婦女世界公禱日 眾教會齊聲為庫克群島禱告
南中婦女世界公禱日 關注庫克群島文化與語言困境
星中東西區聯合公禱日禮拜 關懷不同處境者心聲
中中婦女舉行世界公禱日禮拜 為庫克群島代禱
2025年婦女事工紀念主日
祈禱化為行動 總會婦女善款支持珍珠家園
2025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
【2024年婦女神學工作坊】額滿公告!!
全國婦女靈修營 從基督教藝術看信仰
2024年全國婦女靈修營【華語場】額滿公告
竹中婦女公禱日 盼上主的安慰臨到巴勒斯坦
屏中婦女公禱日 為飽受苦難的人代禱
南中婦女公禱日 盼公義與和平臨到
星中婦女公禱日 盼全面理解以巴衝突為弱勢發聲
婦女人才訓練 擁抱生命愛相遇
2024年世界公禱日
2024年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
2023年全國婦女查經營開始報名!!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婦女事工委員會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0 - women.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