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Dalul)
【Dalul嘉義報導】嘉義中會婦女事工部為響應每年3月第一個禮拜五的「世界公禱日」,3月8日在祥和教會舉辦「我受造奇妙通驚」世界公禱日紀念禮拜,超過百位婦女及弟兄一同聚集。以介紹、設計禮拜、傳唱詩歌,讓會眾從婦女的眼光認識今年代禱國「庫克群島」。 (攝影 /Dalul)
禮拜開始,嘉中婦女部部長許翠華用庫克群島的問候語「Kia Orana!」向眾人問好。她表示,庫克群島的姊妹設計的禮拜手冊中美麗的問安語,讓眾人能夠深入情境,將自身放入到這些婦女所生活的世界。 許翠華介紹,庫克群島橫跨約200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包含15座島嶼,其中12座有人居住。1821年,英國倫敦傳道會宣教師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將基督教信仰帶到當地,並成為當地主流宗教。雖然庫克群島將8月4日定為「獨立紀念日」,但它仍與紐西蘭保持自由聯合的特殊關係,並屬於紐西蘭王國的一部分。 在庫克群島,女性扮演重要角色,由一群稱為Ariki(最高酋長)的婦女帶領。她們不只是領導者,也是學者和教育家。許翠華表示,婦女在社會裡擔任多樣角色,穩固了部落、社會及教會的結構。 (攝影 /Dalul)
(攝影 /Dalul)
在婦女分享故事的環節裡,分享了一位名為瓦伊紐的婦女的故事。隨著外來政權移入,其語言政策導致當地原有的語言和文化逐漸流失。嘉中議長戴乃宣牧師在會後回應時表示,台灣歷史上也有類似情況,因「國語政策」影響,現今台灣的各種在地語言逐漸凋零。 戴乃宣勉勵在場的會眾,因著這次公禱日,看見遙遠國家的相同處境,應常常說母語、用母語敬拜上帝,並希望在各自的家庭裡,透過語言的使用,看見文化傳承。 (攝影 /Dalul)
(攝影 /Dalul)
|